霍山县档案馆:扎实开展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,筑牢“安全防线”
为切实做好汛期档案安全管理工作,有效防范极端天气引发的安全风险,6月25日,霍山县档案馆组织开展了汛期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,围绕防水、防电、防火、防虫、防震等重点环节,全面排查隐患,确保馆藏档案万无一失。
严查防水隐患,筑牢“安全堤坝”
检查组重点对档案馆屋顶、门窗、排水系统进行了拉网式排查,清理疏通排水管道2处,检出墙体渗水点2处,并安排物业开展屋顶排水沟清扫工作,明确一月一清扫,确保排水沟无杂物、无遮挡。此外,档案馆还完善了汛期安保值班巡查制度,配备排水设备,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处置。
细抠用电安全,杜绝“带病运行”
针对夏季用电高峰特点,检查组对档案库房、数字化加工室、机房、办公室等场所的电路、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,更换老化线路3米,更换插座1个。同时,要求全馆人员严格落实“人走电断”制度,严禁在非工作区使用大功率电器,并邀请电力部门专业人员开展用电安全培训,提升全员防范意识。
狠抓防火管理,拧紧“安全阀门”
档案馆联合消防维保单位对灭火器、烟雾报警器、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等设施进行了专项检查,更新灭火器20个,组织消防演练1次。此外,库房严格执行日常巡查制度,做好巡查记录;对温湿度调控设备进行维护,避免高温引发火灾风险。
强化虫害防治,织密“防护网络”
针对汛期高温高湿环境易滋生虫霉的问题,档案馆对库房档案进行了抽样检查,补充更换防虫药剂5公斤,安排拟进馆档案、档案盒进行除尘消杀。
落实防震措施,增强“抗灾能力”
为应对汛期可能伴随的地质灾害风险,档案馆对档案密集架、防磁柜等设施进行了抗震加固检查,更换密集架隔板2块,并对珍贵档案实行专柜防震存放。同时,修订《霍山县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》,明确疏散路线和档案抢救流程,确保灾害发生时人员与档案安全。
馆长郑凤琴强调:档案安全无小事,汛期安全首在防水,必须确保库房‘无渗漏、无积水’;必须确保消防设施‘拿得出、用得上’;要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,定期监测虫害情况,确保档案‘零蛀蚀’。
下一步,霍山县档案馆将持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,建立隐患整改台账,定期开展“回头看”,同时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守护档案安全生命线。